浪涌保護器接閃桿安裝
發(fā)布時間:2016-10-16 20:45:27
1)屋面接閃桿安裝。屋面
浪涌保護器接閃桿安裝用的地腳螺栓和混凝土支座應在屋面施工中由土建人員澆灌好,地腳螺栓預埋在支座內,至少有2根與屋面、墻體或梁內鋼筋焊接。待混凝上強度滿足施工要求后,再
安裝接閃桿,連接引下線。在施工前,先組裝好接閃桿,在接閃桿支座底板上相應的位置,焊上一塊肋板,再將接閃桿立起,找直、找正后進行點焊,最后加以校正,焊上其他三塊肋板。接閃桿要求安
裝牢固,并與引下線焊接牢固,屋面上有避雷帶(網)的還要與其焊成一個整體,如圖3—5所示。接閃桿安裝注意事項如下:
a)建筑物上的接閃桿和建筑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應連接成一個整體。
L)不得在接閃桿構架上架設低壓線路或通信線路。
2)獨立接閃桿安裝。獨立接閃桿的安裝步驟如下;
a)首先進行基礎及地腳,S栓復測,復核接閃桿的基礎軸線、標高、地腳螺栓的規(guī)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A頂面的支承面、地腳螺栓位置的質量標準應符合:
●支承面的標高偏差:≤i3●0mm。
,支承面的平整度偏差:≤5mm。
,相鄰螺栓中心偏移:≤2.0mm。
b)構件排桿、組裝。根據(jù)圖樣軸線和廠家構件安裝說明,制定“構件平面排桿圖”。構件運輸,卸車排放時組裝場地應平整、堅實,撞照“構件平面排桿圖”一次就近堆放,盡量減少場內二次倒運。排
桿時應將構件墊平、排直,每段鋼柱應保證不少于兩個支點墊實。
c)接閃桿組裝。組裝時用道木將其墊平、排直,每段鋼柱兩端保證用兩根道木墊實,道木應保證在同·平面±:,
浪涌保護器同時應檢查和處理鋼管接觸面上的鋅瘤或其他影響節(jié)點接觸的附著物。組裝后,對柱身
長度、柱的彎曲矢高進行測量。上下兩節(jié)鋼管插入深度要求:必須滿足大于外套人段最大內徑1.5倍。桿段插接壓力~>40kN(d<(300)、壓力~60kN(300~d<.500)、壓力~'80kN(500≤(/≤700)。鋼柱組裝
后控制標準如下;
,對鍍鋅組合鋼柱彎曲矢高偏差≤///1000,且不大于35mm。
'鋼管柱長度偏差:+5mm。
d)獨立接閃桿的吊裝。根據(jù)場地條件和構件質量及起吊高度,擬選擇16~30t汽車吊,嚴格按照吊裝平面布置圖進行停放,確保起吊時幅度不超過14m,起吊后幅度不超過10m。吊點的選擇應根據(jù)以下三點
綜合考慮:
●根據(jù)接閃桿管材質量分布的特點,吊點位置應在第一節(jié)與第二節(jié)連接處下方附近。
●應根據(jù)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合理設置吊點。
●最佳吊點由現(xiàn)場試吊后確定。
吊點確定后,根據(jù)接閃桿的材質和使用的吊繩材質,為防止起吊破壞構件鋅層,對吊點進行保護,如綁扎橡膠皮或麻布片,千斤繩采用橡膠或尼龍千斤。
c)起吊過程中的穩(wěn)定。采用纜風繩固定架體的,纜風繩必須采用直徑大于~32mm的圓股鋼絲繩,提升高度在24m時設一組(四根)。纜風繩應在架體四角同一水平面上對稱設置,與地面夾角在45‘~60’,
其下端應采用與鋼絲繩拉力相適應的花籃螺釘與地錨拉緊連接,不得拴在樹木、電桿等其他物體上。
地錨應采用不少于2根鋼管(‘48~批3mm)并排設置聯(lián)合樁(與鋼絲繩受力方向垂直),間距不小于o.5m,打人深度不小于1.7m,樁頂部應打纜風繩防滑措施,纜風繩不得有接頭,端部應設置保險環(huán)并用
不少于3個與繩徑匹配的繩F固定,繩卡間距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
浪涌保護器繩p滑鞍應放在受力繩一側,不得正反交錯設置繩卡。
f)當接閃桿完全吊起后,插入地腳螺栓后將螺栓臨時緊固,同時收緊四周的纜風繩,確認纜風繩全部固定并使立柱基本垂直、螺栓緊固后,才能松大鉤。接閃桿就位后應立即做好臨時接地。獨立接閃桿
與道路或凄筑物的㈩人口等距離小于3m時應采取均壓措施或鋪設裸石或瀝青地面。
e)獨立接閃桿的調整,校正。平面校正應根據(jù)基礎軸線進行根部的調整,立體校正用兩臺經緯儀同時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檢測,校正最好在早晚進行,避免日照影響。